Friday, March 13, 2009

第三節:為自己設計_設計的應用



上課前,掬掬和陶陶合力把畫上小圓圈的卵石逐一包好,有些包成糖果狀,有的像朱古力。很有心思。我著他們用我平時練習書法的毛紙去包。


我很著意生活上使用的物料,教學用的,尤其著緊。自第一堂開始,我們都用毛筆和墨在油畫布上塗塗畫畫,心想,毛紙可以提供另一渠道,讓同學的觸覺踫上筆墨的好伙伴。當然,毛紙不是包裝的好材料,問陶陶就知道。他很用心地包第一粒卵石的時候,用力過猛(相對於毛紙而言,其實他沒有太用力)把紙弄破。包第二粒時,他便掌握到箇中力度。同時,掬掬不免打醒十二分精神,她明白到這毛紙是非比尋常的包裝紙。跟孩子合作就有這份樂趣。


我事先用清水把卵石洗淨。有趣的是,白色的卵石買回來的時候滿佈白粉末。清水冲洗過後卻不及洗之前雪白。


在課堂上延續有關設計的討論。這一趟談到設計的應用。我們生活在人類物質文明顛峰上,最高的20%高度中(如前所述的20/80的資源分配比例),要乜有乜用!「乜」泛指所有人造和人從自然資源採集回來的物品。似乎很自由,有很多選擇。我們真是這麼幸福嗎?當然不是!巧合地,在上堂之前的教師生命成長營會議上,修承師兄提了一個很好的例子。他問大家,在全民有機會受教育的香港,我們有沒有選擇修讀科目的自由。答案當然是沒有。例如,小學不容許放棄中英數;中學不能文理兼讀;大學的專業法訓練更沒有商量的餘地。如果我想留學做太空人,就要向外求...原來,現有的選擇都是由一些人特意安排的。這些人就是在設計我們的生活,以至命運啊!他們就是我們生活的「總設計師」!如是者,渡過了學校生涯,到社會謀生找工作,我們不禁要問,究竟是我找工作,抑或工作找我?甚至,我被社會所謀?


同理,在我們生活上的衣、食、住、行、娛等環節,我們有沒有選擇的自由呢?抑或,我們無須憂心,因為我們的「總設計師」已經為我們打點一切,包括著乜、食乜、住邊度、點樣行、如何走、甚麼娛樂會令我們盡興...真係「乜」都攪點哂!連我哋諗唔到、諗唔切嘅,都幫我哋諗埋響邊度生、點樣老、病咗去邊度醫、點樣死法。說到底,究竟是我們用設計,還是設計用我們呢?我們有沒有自由去選擇合用的設計,或者,不用設計呢?


課堂的討論帶到一個較為極端的例子:我們不能選擇死在家裡。是的,我們一生中的生、老、病、死的形式都被設計好了。這四個階段都離不開一種叫醫院的現代設計。然而,一聽到「醫院」這兩個字我們就眉頭縐。醫院絕對是人人都不想踏足的地方,就算是探望初生的孩子,那地方也使人感到不安的。為甚麼呢?既然那是人生四大階段必到之處,就是必要用的設計,為何不是人見人愛,反而是嚇壞人的呢?世上有沒有相類似的設計呢?其他地方的醫院設計都是這樣的嗎?


再過幾天跟大家介紹,台灣慈濟的證嚴上人如何從醫院的室內設計著手,把花蓮的慈濟醫院設計成一所「愛的實踐場域」以達到「以實踐著手,經由實踐讓情感得到覺醒」的原則。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