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March 30, 2009

第五節:誰設計了 slumdogs 的生活之三

田教授說得好:「...資本是被激發起來的貪慾的映像。想要做出改變,歸根結底就是改變觀念,我們接受甚麼樣的生活才是好的生活,這個標準的定義就是我們接受甚麼樣的生活是有意義的生活。傳統的價值觀幾乎是我們唯一可以凭借的東西了。...傳統,就是能夠一代代傳下來的某種生存方式,它能夠流傳,就意味著它能夠與所在地的環境相適應,這本身就是價值。」雖然,文章沒有說明田教授所說的傳統生存方式是指怎麼樣的方式,但肯定不是要求我們回去現代化之前的生活方式,因為那是不切實際的。從上文下理去推測,相信涵蓋的面向包括在現在眼前的條件下,改變貪的觀念、確定好的生活的標準與及探索能夠與所在地的環境相吻合的生活。


我確信,好的生活的標準並不是向外求就可以找到答案的,否則,我們只要跟據市面的廣告去決定自己的衣、食、住、行和娛樂的方式去消費,去生活就夠。正如田教授所指,這種方式只會助長我們貪念,然後,窮一生的力氣,無止息地追下去。這不是好的生活。我們只要由衷地問一自己:我活得快樂嗎?


要改變貪的觀念,制止貪的行為,就首先要承認現在的生活並不是「好的」生活,現在的生活方式和處理自己的生活的方法更不會為我們帶來好的生活;然後立即著手改善。固然,我們不能夠從零開始,確定好的生活卻需要把自己的心安定在「返回零的路上」,以達至回到接近零的生活階段。亦即是,以「此刻」為開始的切入點,,以「削減」為生活的主要活動,越快越好,越狠越有效。舉一個較為極端的例子,僧侶的生活。僧人沒有入息,「身家」只有一個砵和三件衣服。我要談的不是僧侶靠甚麼生存,反而,我要問一個很基本的問題:僧侶們活得快樂嗎?我以一個問題去回答自己的問題:有人願意過不快樂的生活嗎?有時候,真理就是這樣顯而易見。


我並不是說我們要做僧侶才有快樂的生活(好的生活),事實是,我們想做僧侶,也不一定做得到。反而,從此刻開始,我們可以參考東西方宗教的「僧侶式」的生活,有曰清教徒式的生活,看看他們如何對待面前的人、物和環境。例如,從物質的角度去理解,僧侶過的是不愁吃、不愁穿、不愁住的生活。我們的生活呢?上一代擔心一口飯、一件光鮮的衫,以至一片瓦;我們這一代也是如此過活;那,下一代會好過嗎?這樣的一代傳一代下去,我們傳承的只是無止境的擔驚受怕。這是好的生活嗎?


田教授提及的傳統,不論東西方,都跟宗教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尤其在價值觀層面。可流傳下來的傳統宗教,「就是能夠一代代傳下來的某種生存方式,它能夠流傳,就意味著它能夠與所在地的環境相適應,這本身就是價值」。事實的另一面是,傳統宗教的價值跟現代的資本主義價值是對著幹的。我們如果要在現代生活中實踐傳統宗教價值,其困難度儼如發動一場宗教戰爭(還記得我提及過資本主義其實是一種宗教);但其中的出路是,這宗教戰爭是一場內戰—自己跟自己的習性的一場內心之戰。俗語說,自己是自己最大的敵人。我們經常對這句說話掉以輕心,於是,這個最大的敵人有機可乘,不張聲勢地把我們寵壞,壞至不可回頭的地步我們自己也不察覺。這場仗難打之處正在於敵人是由自己寵出來的,同時,自己也很享受被寵感覺。吊詭之處是,如果我們在這場內戰作塘邊鶴,袖手旁觀的話,做戰俘的肯定是自己。

Sunday, March 22, 2009

第四節:為自己設計_誰設計了 slumdogs 的生活之二

田教授得好:「在工業文明框架之,有的所謂"常識"很無趣。比如,一個小村子很窮,吃不上飯,我們本能的回答是因為落後,生力低下,怎麼樣解決這個問題呢。科技投入,教育投入、生力提高、招商引資,就進步了,發展了,就可以吃上飯了,從農村可以進化成城市,城市可以進化成大城市,大城市要進化成國際大都市,然後國際大都市還要繼續發展,這是我們的城市進化思路。可是地球是有限的,我們的地球放不下這麼多國際大都市。如果中國人正在按照美國人的生活方式生活的話,這個地球上的能源就肯定不用。這個方向注定是錯誤的。首先,解決貧窮的方式有問題,另外對於原因的分析,也有問題。把貧窮與生力低下劃上等號,這種思路往往欠考量。按照全世界的糧食總量和世界人口的比例,每個人早就已經過了溫飽了,沒有任何一個人會挨餓,那為甚麼還是有人挨餓呢,是分配不均的問題,而不是生力低下。如果是分配的問題,科技的進步與否就與生活水平沒有直接的關係了。」在我身邊的「知識份子」朋友當中,持這種常識的,大有人在,尤其那些(以為)靠自己努力上進,誤解知識就是力量(其實他們所得的是學位,不是學識)而在專業領域坐享管理權,中生活的一群。他們部份人經歷過貧窮,但一旦「成功貧」,眼前只有自己既得的利益。只管把現在的自己和過去的自己(現在的窮人)對立起來。最令人難受的,莫過如,他們以隔岸觀火的態度,娓娓道來自己的故事,作為成功範例,半鼓勵半莫視地三道四,天真地高舉世界是公平的誤解。了半天,還不是那一套不知從那個學位學來的自我提升、自我增值、自我保護、自我利益的所謂價值觀。結果,再進一步,滿足了溫飽還要繼續謀取(以為)無盡的利益,那是企圖滿足永不滿足的貪慾。最可怕的莫過如田教授指出的,這種對發展的追求已經變成「常識」!

  

第四節:為自己設計_誰設計了 slumdogs 的生活之一


那天黃昏,坐在百老匯電影中心,一項曾經獲建築獎的設計,看電影 《一百萬零一夜》( Slumdog Millionaire),算不上是好電影,橋段更是令我發獃的荷李活式的時世做英雄 + 黑幫厮殺 + 英雄救美 + 對愛情專一 + 大團圓結局。一刻間,心裡覺得很不舒服。我想,為何我只付了50元,就可以舒舒服服地安坐在獲獎設計中,看著人家在受苦呢!那些住在垃圾山的故事我聽過了,見過了,為甚麼現在還坐在這裡呢!間或更被那些 exotic 的影像吸引著。這不單只是隔岸觀火,簡直是將他人的痛苦建築在自己的視覺歡愉上!


我在想,《一百萬零一夜》裡的貧民窟是甚麼一會事呢?是階級歷史延續下來,不能逆轉的賤民生命嗎?抑或,又是全球化經濟這個殺人不見血的兇手做成的貧富不均現象呢?而,要擺「命運」,只能靠發達?


與此同時, Marsha 影印了 O2 設計雜誌20091月號的一篇訪問稿,被訪問的是北京師範大學哲學與社會學學院副教授田松。田教授的文集標題《有限地球時代的懷疑論未來的世界是垃圾做的嗎》已很明確地指出,我們的文明跟傳統的文明有別,「傳統文明的垃圾和現在的垃圾有質的不同,傳統的垃圾取自天然、可以降解,我把它看作是天造的,自然能接納這些垃圾。但現代的垃圾不是,現代的垃圾是人造的,降解的速度遠遠慢於它生成的速度,最終的結果幾乎顯而易見,如果在降解之前地球就滿了,那它的所謂降解,就是無意義的。」當我們滿以為有智慧地消費,選購可循環再用的和可降解的 degradable 物品時,卻沒有能力,亦沒有渠道得知當物品變成垃圾時,究竟是如何被再用,其可降解的幅度和速度為何,我們還以為原則上做對了就是。


田教授更打了一個比,指出,「...我把工業文明比作癌細胞,它無疑是人體中最強的細胞,繁殖速度非常快,但同時又非常愚蠢,因為本來一個人可以活七八十年,正常的細胞也跟這個人活同樣的時間,但是癌細胞呢,把人折騰到三十就死了,而同時癌細胞自己也死了。現代人就是這樣,很快地球生態圈,就被人折騰完了,人類文明也就完了。」那就是,如果我們繼續無止境地消費工業品,以為那是生活的價,我們只不過是助長自己的貪慾另一種跟工業文明攜手折騰我們的愚蠢癌細胞,最終,折壽的是自己。


然而,國際金融出現問題之前,全世界的 soundbite 是「發展是硬道理」。所有鎮城市的問題都歸納為經濟問題,一旦經濟攪活了,所有問題都不是問題。經濟過度發展,導致金融海嘯之後,各地政府(發展地區)竟然千方百計鼓勵人們繼續消費,例如發行消費券,以維持經濟發展,而不是針對過度發展所引起的貪婪慾望,那一個價觀崩潰的問題。繼續消費只會助長癌細胞擴散,解決不了甚麼。AIG 總裁們分花紅一事在在道出了不顧人們死活的愚蠢癌細胞如何擴散。結果只是貧者越貧,富者越富。而「貧」的唯一出路就似乎只有發展,發展,發展!這是今時今日的常識吧!不發展,那有出路!真是這樣嗎?

Friday, March 13, 2009

第三節:為自己設計_設計的應用



上課前,掬掬和陶陶合力把畫上小圓圈的卵石逐一包好,有些包成糖果狀,有的像朱古力。很有心思。我著他們用我平時練習書法的毛紙去包。


我很著意生活上使用的物料,教學用的,尤其著緊。自第一堂開始,我們都用毛筆和墨在油畫布上塗塗畫畫,心想,毛紙可以提供另一渠道,讓同學的觸覺踫上筆墨的好伙伴。當然,毛紙不是包裝的好材料,問陶陶就知道。他很用心地包第一粒卵石的時候,用力過猛(相對於毛紙而言,其實他沒有太用力)把紙弄破。包第二粒時,他便掌握到箇中力度。同時,掬掬不免打醒十二分精神,她明白到這毛紙是非比尋常的包裝紙。跟孩子合作就有這份樂趣。


我事先用清水把卵石洗淨。有趣的是,白色的卵石買回來的時候滿佈白粉末。清水冲洗過後卻不及洗之前雪白。


在課堂上延續有關設計的討論。這一趟談到設計的應用。我們生活在人類物質文明顛峰上,最高的20%高度中(如前所述的20/80的資源分配比例),要乜有乜用!「乜」泛指所有人造和人從自然資源採集回來的物品。似乎很自由,有很多選擇。我們真是這麼幸福嗎?當然不是!巧合地,在上堂之前的教師生命成長營會議上,修承師兄提了一個很好的例子。他問大家,在全民有機會受教育的香港,我們有沒有選擇修讀科目的自由。答案當然是沒有。例如,小學不容許放棄中英數;中學不能文理兼讀;大學的專業法訓練更沒有商量的餘地。如果我想留學做太空人,就要向外求...原來,現有的選擇都是由一些人特意安排的。這些人就是在設計我們的生活,以至命運啊!他們就是我們生活的「總設計師」!如是者,渡過了學校生涯,到社會謀生找工作,我們不禁要問,究竟是我找工作,抑或工作找我?甚至,我被社會所謀?


同理,在我們生活上的衣、食、住、行、娛等環節,我們有沒有選擇的自由呢?抑或,我們無須憂心,因為我們的「總設計師」已經為我們打點一切,包括著乜、食乜、住邊度、點樣行、如何走、甚麼娛樂會令我們盡興...真係「乜」都攪點哂!連我哋諗唔到、諗唔切嘅,都幫我哋諗埋響邊度生、點樣老、病咗去邊度醫、點樣死法。說到底,究竟是我們用設計,還是設計用我們呢?我們有沒有自由去選擇合用的設計,或者,不用設計呢?


課堂的討論帶到一個較為極端的例子:我們不能選擇死在家裡。是的,我們一生中的生、老、病、死的形式都被設計好了。這四個階段都離不開一種叫醫院的現代設計。然而,一聽到「醫院」這兩個字我們就眉頭縐。醫院絕對是人人都不想踏足的地方,就算是探望初生的孩子,那地方也使人感到不安的。為甚麼呢?既然那是人生四大階段必到之處,就是必要用的設計,為何不是人見人愛,反而是嚇壞人的呢?世上有沒有相類似的設計呢?其他地方的醫院設計都是這樣的嗎?


再過幾天跟大家介紹,台灣慈濟的證嚴上人如何從醫院的室內設計著手,把花蓮的慈濟醫院設計成一所「愛的實踐場域」以達到「以實踐著手,經由實踐讓情感得到覺醒」的原則。


Saturday, March 7, 2009

工作坊第三節習作_心性練習之三



物料

每人一粒白色卵石。


做法

卵石找一處有趣的位置,用毛筆和墨水畫上一個小小的圓圈。卵石放入衣褲袋中,隨身攜帶,間或用手搓揉幾下,直至第十節課。


理念

卵石是工廠生產的設計品,貌似平整完滑,實質不然。有點像鳥蛋,故名卵石。在卵石畫上小圓圈,讓同學討論圓圈跟卵石、與及第一節課的雞蛋所代表的意思和彼此的關係。


課堂反應

決裂式大辯論:石頭(不單只卵石)是否天然。

小圓圈的造型跟雞蛋一樣,無始無終。

小圓圈的意思包括圓圈、圓點、完整、完美、終結、句號—完結、另一句、另一段、另一頁的開始,與及其他忘記了的。

第二節:為自己設計(續)_設計例子_郵寄手信




在外旅行時,我不時撿拾現成物品,塗塗畫畫,剪剪貼貼,然後,郵寄給自己或友人,作為手信。

一年,帶學生到日本交流,在東京板橋落腳。旅館後面是鐵道,鐵道兩旁長滿浦公英。(年少時看過一套叫浦公英的日本電影)一天雨後,在鐵道旁散步,摘了一棵回旅館;又在雜貨店旁捨得一個尺寸合適的盒子。所謂「尺寸合適」,說穿了只不過是合眼緣罷了。

我選擇性的把盒子內外掃上墨水。又用鉛筆把一技忘記了在那裡拾獲的樹枝塗抹,變了銀灰色。然後用針線把樹枝和浦公英固定在盒內,封好盒子。第二天到郵局寄回家,拍拍手,繼續上路。

回家後,已經忘記了這件事(作品)。一天,收到郵局通知有包裹待領,還以為是外地朋友寄來的。領取時,方知自己為自己安排了一份不大不小的驚喜。也可以想像到朋友們收到我其他的作品時的喜悅,如果不是太突然的話。當然,經歷長途拔涉之後,那棵浦公英已經不再是當日板橋鐵道旁的那一棵了。

Friday, March 6, 2009

第二節:為自己設計(續)_資本主義是宗教

昨天跟一組設計學院的同學談到宗教和設計的關係。事緣,班裡的一組同學對公平貿易很有興趣,研究如何運用創意思維,把這種貿易概念在香港進一步推廣。


其中兩位同學到福智慈善基金會(我學習佛法的地方)體驗廣論班的氣氛,並觀察了悅意軒的貨品,當中不乏公平貿易產品。


課堂上,兩位同學表示他們明白到宗教作為公平貿易/健康食品等冷門業務的背後支柱的重要性。繼而,他們擔心在沒有宗教的支撐底下,如何在事事講求實效和即時回報的現實社會推廣公平貿易呢。


我跟他們說,我們大部份人相信的宗教其實就是資本主義!不是嗎?在資本主義的生活中,我們定時上商場(廟宇或教堂)奉獻;精神上需要(短暫的)解脫時上酒吧或唱K/K;日夜祈求的是第一桶金;教義是先利己,後顧人;脫離苦海的實踐是自我增值、埋首工作、努力搵錢;把持的戒律是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勤修猛煉的是澎湃的私欲和顛倒的自我;膜拜的偶像是聲色犬馬的四大天王和紙醉金迷、狂歌亂舞的金童玉女;涅槃的指標是二千尺複式全海景頂樓單位連環保露台;唱誦的是肝腸寸斷的幻象情愛;節日的活動是燃燒生命的喪拼(shopping)消費;御宅是寧修的虛擬提升;放縱是靈魂的終極歸宿;散亂無序、瑣碎八掛成為這個資本主義教派的精神生活。


何日生在《慈濟實踐美學》一書中指出「...資本主義社會鼓勵消費,人們非常辛苦勤奮用功,從薪資、股票權、金融投資市場努力賺取大筆金錢,然後一轉頭就拼命消費。發展,成為資本社會唯一的價值及信念,但是其最終結局是讓人落入工作消費無止盡迴圈中不得出離。一方面地球能源無止盡地耗損,大自然無止盡地遭破壞,已然成為當今人類繼續生存最大的危機。資本主義以利潤及消費作為基本生命之模式,已面臨嚴峻之挑戰。」(何日生,頁104


故此,這一組同學不單止找到一個很大的市場,並同時適切地配合現時不少人對資本主義作出挑戰的機遇。我拭目以待,看看年青人如何把握時機,發揮創意,做一個真真正正改善人類生活的設計師。

Monday, March 2, 2009

第二節:為自己設計(續)_正念是甚麼

一行禪師認為,正念是「對當下的真實保持覺知」(一行禪師:正念的奇蹟)。


《正念經》說:

走路時,修行者一定要覺知自己在走路。坐著時,修行者一定要覺知自己在坐著。躺著時,修行者一定要覺知自己在躺著... 不管身體是甚麼樣的姿態,修行者一定要覺知那姿態。經由這樣的修習,修行者才能活在對身體的直接而不中斷的正念觀照中...


禪師指出,僅僅對身體的姿態抱持正念是不夠的。我們必須覺知到每一息呼吸、每一瞬移動、每一絲意念與感覺,和每一件與我們有關的事物。但是經文為甚麼要教導這些呢?何時是修習正念的時機?如果你整天都在修習正念,怎麼會有時間改變現狀並且建立一個更理想的社會呢?


相信我們都身處相似的忙碌境況,就是,我們如何在工作、學習、娛樂、照顧家人、朋友、食飯瞓覺...同時修習正念呢?你的答案是甚麼啊?

第二節:為自己設計(續)_互為緣起才有「我」

在課堂上主要談「我是誰」的課題。


我用了英語 "I" 作討論的起點。我問大家身上有沒有以 "I" 為名的設計品。你心中大概也會數得出 iPod, iPhone, iTouch 等等耳熟能詳的產品,還有的是 Mac users 熟悉的軟件吧,好像 iPhoto, iTune, iMovie, iCal, iChat 等等。在當代設計思維裡,命名是直接影響設計品的名運的。俗語有云:「唔怕生壞命,最怕改錯名」。設計品跟人的命運一樣,對於自己的出生和命名都沒有話事權,命運掌握在商人和設計師手中。商人關心的是市場,設計師關心「作品」的受歡迎程度,影響力不只在功能性層面,還有價值觀,以至意識形態。 故此,某程度而言,我們的命運也跟設計品一般,掌握在商人和設計師手中。設計品不單只會領導潮流,更「指導」(dictate)我們都市人「應該」如何生活。有 iPhone 的朋友,往返家門途中,一直上網找資料、check email、一面齒冷遊戲機不離手的年青人(及成年人)。踏進家門,第一件最想做的事竟然是開電視或電腦,繼續check email,接收日間不知接了多少次的同樣的資訊。我的一位好朋友每次致電我的手提電話,而我因為種種原因沒有接聽時,他就起煩惱。於是,我問他,從甚麼時候開始,我們每次搖電話,都以為對方都會即時接聽的呢? 我的朋友是一位智慧很高的人,他明白我的潛枱詞是,從甚麼時候開始,我們的生活,以至情緒,被一枱手提電話牽引著呢?朋友無言。


"I" 當然是我的意思。但為何會以此為設計品命名呢?我讀設計時,班上有一位來自紐西蘭的同學,她的速寫簿封面印上 "This is My Sketchbook" 字樣。當時覺得有趣,但不明其中奧妙。及後知道多一點西方文化(紐西蘭跟澳洲一樣,雖然位處一個被稱為 nowhere 的國度,但兩國一直以西方文化作為認同),尤其是有關「個人意識」的建立,才瞭解到在普及文化層面,文化產品(電影、電視、流行曲、時裝等等)的影響力尤大。很大程度上,個人意識的建立在於模仿和擁有跟友儕一樣的文化產品,以被接納為同聲同氣的 peers。於是,吊詭地,文化產品一方面以命名的方式去強化「個人特性/品味」,"I" 嘛!另一方面,消費者卻以擁有相同的產品來被友儕接受。就是擁有同樣的 "I" 。不知是有雞先,還是有蛋先,設計師更想出了無敵的 mass customization 服務。就是度身訂做,因應自己喜愛的顏色、花紋等去作有限度的改動設計,以獲取認同的同時又有個性。一家便宜(事實並不便宜)兩家著。很可惜,西方這種強調個人的價值觀,在以消費為主的資本主義發展中,已變成個人在物質上和個人利益上的追求。


說了半天。究竟我是誰呢?一行禪師在《與生命相約》一書中,引述了《金剛經》裡佛陀和弟子須菩提的談話,並指出:「我們必須發誓為每個人修行,而不只是為我們自己。我們為樹、動物、岩石,水而修行... 我們知道,花純粹是由非花的因素,諸如陽光、泥土、水、時間和空間所構的。宇宙中的所有事物共同作用,才導致了一朶花的存在。這些無限的條件就是我們所謂的『非花因素』。肥料幫助鮮花生長,鮮花終而又轉變成肥料。如果我們練習禪觀,就可以看出此時此刻肥料就存在於鮮花當中。」從這個角度去理解「我是誰」,禪師指出:「沒有非我的因素,『我』是不可能存在的...為了照顧好我們自己,我們就要照顧好我們周圍的人,他們的幸福和安適也就是我們的幸福和安適。如果我們擺脫了『我』與『非我』的觀念,我們就不會害怕『我』與『非我』這樣的字眼。但是,如果我們把『我』視為敵人、把『非我』視為救世主,那我們就被束縛住了。我們是在努力推開一種事物而擁抱另一種。當我們認識到照顧好『我』就是照顧好『非我』時候,我們就解脫了。也不必排斥甚麼了。」這就最明白不過了,所以為自己設計時,其實不能只顧著自己,因為自己之所以存在,全賴自己之外的所有因素。故此,我們為自己設計時,我們要同時顧及自己以外的所有因素的利益。我們為自己設計時也同時為它們設計。不顧及它們,自己也不可能存在。那麼,為自己設計就是白費的了。


禪師更指出:「我們有一個『人』的概念,以同非人的事物,如樹、鹿、松鼠、鷹、空氣或水區分開來。但是『人』也是一個應被超越的概念。它是由非人的因素構成的...《金剛經》教導我們說,人是由非人的因素構成的。沒有樹,人就不能存在;沒有果實、水和天空,人也不能存在。」同樣道理,我們要超越「設計師」的概念。沒有樹、水和天空,設計師沒有可能存在。


這是正念設計的基礎。要把正念種入心坎裡,設計才對「設計師」和「非設計師」有價。「這樣的觀想就是練習深入觀察、體驗實相和安住正念。你觀察和接觸任何一件事物,都要親身體驗,而不是觀念入手。人比其他物種更重要,這是一個錯誤的觀念。佛陀教育我們要保護好我們的環境。他知道如果我們保護好樹木,也就是保護了人類。我們必須以這樣的覺悟來過我們的日常生活。這不是哲學。為了使我們的孩子和它們的孩子活得安適,我們迫切需要覺悟。人類可以為所欲為地消耗其他所謂非人的因素,這是一個愚昧的、危險的觀念。」我們也要以這樣的覺悟來過設計師的生活,否則的話,不論我們的設計概念有多創新,都免不了淪為愚昧的、危險的設計觀念。

Sunday, March 1, 2009

第二節:為自己設計(續)_精神和內涵

上一篇post談及專注。聖嚴法師在一次和台灣著名的藝術評論家陸蓉之的對談中指出:「藝術的修養是在『心』,必須從『術』回到『心』,這是另一種境界。佛法說:『一切唯心造,心生種種法生,心滅種種法滅。』一切是從心而生的,如果心不安,即使技術再好,創作出來的藝術品也不會好...為甚麼有一些藝術品讓我們一看就覺得真誠、美好?原因在於創作時的一念心!現在時下流行的商品、藝術品,只是一種技巧的展現罷了,雖然技巧不錯,但沒有屬於創作者自己的精神和內涵。技術是容易學的,但是,內心的修養還是需要陶冶。我們看到一些西方古代的藝術品或東方的佛教藝術品,到現在還有保存的價,都有非常高的藝術境界,特別是佛教創作,例如佛像雕塑或繪畫,必定有其宗教的陶冶功能。我想,當時創作的人應該懂得打坐、修行,至少他們的心性是非常穩定、喜樂的,內在與外在是一種協調的狀態。有了這種體驗以後,創作出來的作品就與眾不同。時下的老師大概只能教你知識、技術,至於藝術的涵養,我相信需要每個創作者自己去體驗、開發。所以,要教小孩體驗藝術,我想不只是教他們每天花上好幾小時去練琴、練畫、練種種才藝,而是要他們學習欣賞、體驗,告訴他們這個藝術品的優越之處在哪裡。」


雖然,聖嚴法師談的是藝術,但修心的重要性更適用於設計,因為設計在日常生活層面的影響力來得直接和成效高。無奈,今時今日,設計與消費主義和大量生產緊扣,專業設計師無可避免地要考慮成本效益,變得流水作業地生產,只有做到心都離埋的份兒。更不用說法師提到的開發自己的涵養了。然而,我深信,這個困境是人做成的,那就只有人自己可以撥亂反正。再者,我深信,要做一個好人,然後才做到好的創作人。


我不禁想,專業化使我們好人難做。

工作坊第二節習作_心性練習之二


物料

一碗雞蛋殼

一根短木棒,其中一端為圓型


做法

用木棒圓的一端,以緩慢速度,把碗裡的雞蛋殼擊碎至粉抹,並留意觀察自己的呼吸。


理念

雞蛋殼被視為無用的東西,在這個練習裡,它是修煉心性的對象 (the object of meditation)。另外,蛋殼粉抹可以用來種花。


課堂反應

個個都嚷著要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