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February 23, 2009

工作坊第一節 簡介:今時今日的設計—創意生活,創意工業

很久沒有體味到教學相長的喜悅了。


第一節課,20多位同學團團圍著六呎封的油畫布,年齡由12歲的陶陶到50多歲的李老板。還有二鍋頭的護持。大家有說有笑,塗塗抹抹,加上曉蕾自己做的美味醃洛神花和我的腰果、悅意軒買回來的小食,不亦樂乎。我們邊吃邊談關於創意生活和創意工業的種種。我一直認為創意教育無須分年紀組合。 可不是嗎,就以這一節課為例,同學們的年齡差別大,背景龐雜,經驗不同,並且,大部份都沒有受過專業設計的訓練的。就是因為如此千差萬別,很多對設計的瞭解角度,是我自己從未想到的;更有可能的原因是,專業化的環境裡成長的專業人士如我,往往被專業的框框鎖得牢牢的,所謂的專業創作人也不例外。故此,在同學的不同角度衝擊之下,很大可能,我這個老鬼是班中最受發的一個。讓我慢慢講。


這節課談的是概括議題,例如何謂設計,何謂創意生活,創意工業又是甚麼等等,然後,談到何謂正念和正念設計。都是沒有對錯答案的討論。其中一個有趣的理解是,一切既有的,都是設計,包括自然界的、有形的和無形的,但設計師是誰就不得而知。以專業角度看,這是不能接受的。在專業的範疇內,設計是指人為世界裡 (man-made world) 的事物,其他既有的,就是自然界的。區別得很清晰。然而,這種二元相對的觀念,正正是傳統設計的侷限,帶來的反而是對世界的不良影響。同學的洞察力指出了兩個要點。一,世界上一切既有的,正如人是既有的一樣,是我們不可分割的一部份;因此,二,若然我們損害世上既有的,我們也不能生存;三,由於是既有的,不是人造的,一旦把既有的掏空,人是沒有能力補償的。這種角度吻合 E.F. Schumacher 在上世紀70年代提出的論點。他認為,當時的人(其實是30年代美國大蕭條之後的西方人)以為,人類已經解決了生產上的問題 (the problem of production),對於人類的前景,可以安寢無憂。Schumacher 指出那種樂觀的想法是基於人類誤以為世界上有著用之不竭的資源,並且大錯特錯地以地球資源這種資本(capital)作為收入(income)。殊不知,當商家賺個盤滿砵滿的時候,他們矇然不知,原來是在花費自己的資本―終有一天會耗盡的資源。有先見之明的商家一定不會看著自己的資本一天比一天少而坐以待 的。可惜,真正有視野的商家實在少之又少;盲目地以大量生產的模式擴張業務,無限量擴大收益的卻大有人在。對於大量生產帶給我們的影響,今時今日,我們都知道得朗朗上口:過度開採石油、過度砍伐樹林、過度耕作、過度剝削、失業率上升...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